专项工作
当前位置:福建龙溪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专项工作 - 十九大宣传专栏
百年追梦,始终以人民为中心
——聚焦党的十九大报告之二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3万多字的报告中,200多次提到“人民”一词;13个部分里,每一部分都有“人民”二字;字里行间,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报告,其中,“人民”一以贯之、举足轻重。

谈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看五年来的成绩,“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判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突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部署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强调“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

百年追梦,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大会主题,开宗明义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然而,鸦片战争以来的枪炮声,使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国人民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夹缝中艰难求生,历经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邓纯东说,从那时起,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邓纯东表示,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相继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

历史永远铭记,96年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

“回顾我们党百年追梦历史,最重要的就是永远铭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是激励我们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动力。”邓纯东说,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更需要牢记初心和使命,从中汲取强大的前行动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历史启示我们,只要全党同志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我们就有无穷无尽的动力源泉,就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百分之十点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城镇新增就业年均一千三百万人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报告回顾五年来历史性成就时提出的一组组数字,让人们由衷赞叹。

这五年,人民群众最常说的一个词就是“获得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最鲜明特征是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清华大学中国公共领导力研究中心主任、苏世民书院院长王有强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充分证明,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是我们党取得伟大成就的宝贵经验。”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方位。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作出重大政治判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体现了始终着眼于人民的需要。王有强说:“进入新时代,我国人民在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的基础上,人民需要从‘物质文化需要’发展到‘美好生活需要’。”这一判断准确抓住了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

新时代需要新的行动指南。报告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提供了行动指南。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王有强表示,“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14条基本方略中,第二条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脉相承。”

围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14条基本方略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王有强说,“我们党来自人民,从诞生之日起就深深植根于人民。新时代,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必将再创历史辉煌!”

“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人民总是被放在第一位,这一点在报告中体现得非常明确。”葡萄牙文专家拉法埃尔说。他受邀参与了十九大报告的译校工作,成为最早看到十九大报告的外国人之一。和拉法埃尔一样,老挝文专家拉姆恩·乔维吉在评价报告时认为,“一切从人民出发。当人民提出某一个问题,党就立即研究考虑并解决。”

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目标和举措,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十九大报告要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十九大代表、山西大同市第五中学教研室副主任续烨认为,“报告把教育放到各项民生工作的首位,提出教育要公平、有质量的目标要求,也明确了推动教育事业未来发展的思路与方向。”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农民工最关心的两个话题,一个是收入,一个是子女教育。”十九大代表、福建荔丰鞋业开发有限公司车间主任翁钰珍说。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这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收入水平,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作报告过程中,会场响起七十余次掌声,其中,习近平总书记这句话还没讲完,与会代表就不由自主地热烈鼓掌。在北京学习工作的小杨目前最渴望的就是拥有一套住房,她说:“总书记讲到了我最关心的事情,报告让我充满希望!”

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十九大报告指出,“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十九大代表、河南省辉县市张村乡裴寨社区党总支书记裴春亮说,报告中“精准”和“真脱贫”两个词让他印象深刻,“真脱贫”“脱真贫”不仅要求确保脱贫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更要坚持长远、久久为功。

“同志们!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掷地有声、振聋发聩,“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

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衡量党的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有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我们一定能创造出不负人民、无愧历史的丰功伟绩,广大人民群众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生活!